江苏220多家重点企业成果展 新科技改变人们生活
老年家居照护仪
记录健康变化的贴身医生
一张普通的单人床上,在枕头和床尾附近分别铺有两块A3纸张大小的深褐色布片,每块布片顶端有一根长约1分米的金属棒,两块布片的一端各连有一根导线,床头还摆放着一台近10英寸的指示仪,上面显示着各种身体体征的数据。
在软通艾康公司培训专员吴岳涛的演示下,记者才了解这套“老年家居照护仪器”的奥秘。“布片里有一些导电纤维,躺下后身体形成一个回路,颈部和小腿部的皮肤通过与布片接触,将身体的信息传导到分析仪中,机器可以分析使用者的心率、呼吸频率、血压、血氧等指标。”该仪器还可以提前设置健康预警指数,当身体的某项指标超标后,仪器会发出警示。
展示现场,仪器设置的心率峰谷值分别为120和50每分钟,吴岳涛平躺后,心率一度超过200,该仪器上部的红色指示灯顿时闪起来。“使用者躺下后,身体的即时信息都将存储在机器里,如果身体近期发生异常,还可以在指示仪上方安装摄像头,将信息传导到医院和医生那里,医生可以通过参照显示数据和视频图像判断病患的身体状况,特别适合在晚间使用。”
吴岳涛介绍,该仪器2009年研发成功后,率先在韩国交通事故的抢救中发挥过重要作用,其车祸死亡率从3.74下降到0.73%。在国内,该仪器目前已经在无锡部分养老院使用,部分医院也可以对外出租。
在床位旁边,还有一个智能马桶盖,马桶圈前端嵌有4个拇指大小的银色传感片,马桶前方还有一个带有屏幕的踩踏板,“传感片感应人体信息后,可以分析人体的肝脏脂肪率和血压,使用者可以从踩踏板上看到,同时还能看到体重。”
消防机器人
火场救援就靠这个“小坦克”
在上海静安区教师公寓大火中,消防车由于体积和重量巨大不能进入火场,延误了救助时机。这种危急的局面有可能在不远的将来得到改观。
常州某公司最新研发成功的常探机器人身材娇小,体态轻盈。它长约1.2米,宽0.6米,重200斤,水柱能喷射30-100米,俯仰高度约为40-80度。“它可以搭乘电梯到起火点的附近高地进行火场抢救。”该公司工程师介绍。
这个外形类似坦克的机器人其实是一款微型消防车,在技术人员遥控手柄的操作下,它靠两根黑色橡胶履带前行,在行进方向的车体前侧,有一个不锈钢喷水口,在旁边水轮机的驱动下,不断调整水平喷水角度。车体尾部有一个水管接口和水管保护尾,防止水管在接续使用过程中磨损、脱落。
“机器人在行进过程中靠电力驱动,一般锂离子快充10小时,能连续7天24小时工作;而喷水时主要依靠水力驱动。”在车体正前方,还有一个摄像头,为确保夜间模式及暗淡场景下摄像头有效工作,摄像头上方还安有一排高亮度红外线照明灯。拍摄回的现场画面可以在遥控手柄上显示。
火场温度高,对于机器人会不会有损伤呢?在车体正中央,有一个高约1分米的金属柱体,“机器人进入火场后,可以向上喷水,形成一个360度的圆柱形水帘,能降低车体温度,起到保护作用。”
对于有毒气体环境,该机器人同样能大显身手,“机器人身上安装有5个感应器,可以监测到火场中的二氧化碳、氧气、甲烷、乙炔、乙醚、甲苯等气体。”
反恐营救机器人钻进管道侦察
与微型消防车相比,一个外形类似哑铃的“反恐营救机器人”更加小巧。“由于主要运用在反恐和管道侦察中,所以机器人必须体态小、分量轻、不易被发现。”这款机器人由两个直径约1分米的橡胶车轮、一根连杆和一根软体平衡橡胶棒组成。在工程师的遥控下,机器人分别向前、后方向行进,如果要执行转弯指令,两只轮子则相逆旋转,或一只固定、另一只以其为原点就地旋转,此外,由于车轮外侧有凸起的齿轮状橡胶包裹,与地面的摩擦力较大,机器人还可以爬坡。
在两个轮子的连杆中间,还嵌有一个摄像头,其相反方向一根直立的软体平衡橡胶棒可以在机器人行进过程中着地,以确保摄像头始终处于仰视角度、拍摄现场画面。
污泥合成燃料
像煤球一样烧
对于城市和工业的污泥处理多以填埋、堆肥的方式解决。如今,污泥合成材料的出现也许能变害为宝。苏州市某公司利用回收的污泥,研制了一款污泥处理系统。
该公司技术人员向记者介绍,污泥经过无害化反应器的处理后,经干燥转为半干状态,再在混合器中添加辅料,将污泥中的碳、氮、矿物质及重金属提取出来,最终以“煤球”的形式进入再次使用的生态循环。但这种煤球只能用于城市供热和工业锅炉燃料使用。
“这些煤球燃烧后的热值在4000-5000卡/千克。”技术人员介绍,从城市污水中排出的污泥有机物含量达65%-85%,而经过合成的“煤球”有机物含量将在50%以下。对环境的污染程度将有所降低。
正式投产后,该系统污泥日处理量将达50吨,合成成品25吨,目前,该项目已进入工艺调试阶段,预计今年年底将面向市场推广。
“跟屁虫”机器人
它会像护士一样“送药”
作为机器人,其取代人力、开展工作的独立性是最大特点之一。但还有一款机器人,在独立开展工作前,却是粘人的“跟屁虫”。原来,这款机器人可以根据预先行走的路线自行前往,只不过,最初的线路需要在人的带领下识别并纳入编程系统。会展现场,昆山某公司生产的“澳昆智能机器人”在游客的带领下满场“旅行”。
这款机器人外形像一个小冷柜,顶部有一个凹槽,用来盛放运输的物品,底部4个方向各有一个轮子,便于向不同方向行驶。
“操作者要先在机器人正前方半米内站立3-5秒钟,让它根据衣物或皮肤的纹理搜集到感应信号,然后操作者前往目的地,机器人便会跟着感应到的操作者信号行驶,并将行程路径储存进自身系统里。在行进过程中,如果有人或物体穿越,机器人会停下来防止撞击对方。接下来,机器人就可以根据‘记忆’的路线独自前往目的地运送物品。”
据该公司董事长李政德博士介绍,目前,该项目已经投产使用,主要用于生产车间货物运输和医院药品发送。“护士可以带机器人走一遍送药路线,然后就可以让机器人亲自把药品送到病人床头了。”
周界防入侵系统它很敏感,一碰就预警
在机场、监狱、银行、核电站、变电站、煤矿、博物馆、文化古迹等重要区域,场所周界安防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也为该行业的繁荣提供了市场需求。
无锡某传感科技公司推出的“周界防入侵系统”已在世博会和上海浦东机场的安防中发挥威力。
这是一面装有探测器的围栏,上方装有一个摄像头和报警喇叭。记者触碰围栏外侧时,上方的喇叭里当即传出“禁止攀爬围栏,请迅速离开。”技术人员告诉记者,正常情况下,布防现场还会有照明系统,一有预警,高感光性的探照灯立即亮起。
由于围栏有设定的抗震指数,当有猫狗误撞围栏、大型挖掘机在附近作业、大型汽车通过或有暴风雨时,围栏都会启动预警装置。此外,围栏下方的地埋系统也能感应并反馈波动,“但是系统有自学功能,对于这些震动会储存到样本库里,今后遇到相近的震级及震动幅度,系统会进行忽略。”
为了避免有物体从围栏上方穿过,在围栏周围宽100米高6米的区域内,都有系统布防,平均每6米一个探测器、每24米安装一套防入侵装置,以对攀爬翻越、掘地入侵、低空抛物、围栏破坏等行为发出报警信息。
同时,这些信息都将传导到控制中心,如果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后台操作人员将通知安防人员进行现场巡查。
-江苏利工集团靖江不锈钢泵阀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