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协报:织密水网 解雷州半岛“千年之渴”
《人民政协报》 (2024年11月08日 第 09 版)
十月的湛江,阳光正好,微风清凉,正是一年好时节。
这里是雷州半岛,位于我国大陆的最南端,毗邻海南岛,地处珠江口西岸,是我国南海的重要门户,也是环北部湾重要区域之一。
但遗憾的是,这样一个三面环海的“丰水”的地区,多年来却面临着缺水的尴尬。
如何破解雷州半岛千年来对“水的渴望”?日前,记者跟随水利部“沿着水网看中国”采访组走进雷州半岛。
特殊地质 自古为水发愁
“雷州大旱,赤地千里,是岁斗米二钱五分,民多茹树皮延活……”“大旱,禾稼无收,灾民流离失所,饿死者无数……”千百年来,类似这样的旱情在雷州半岛层出不穷。
粤西地区,特别是雷州半岛,因其特殊的水文、地形及地质条件,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蓄积条件差,自古以来是全国闻名的苦旱之地,有“十年九旱”的说法。
“由于湛江地势平坦,难以形成地形雨。区域年平均降雨量1550毫米,多为台风雨,年降雨量全省最低,年蒸发量全省最大,经常出现干旱现象。”粤海粤西供水公司执行董事杜灿阳告诉记者。
干旱,令雷州半岛一代又一代为水发愁,但他们对抗苦旱从未停歇。
据记载,从宋代起,雷州半岛便有沿海筑堤、围垦滩地,先后修建“何工渠”“戴公渠”等引灌工程。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修建雷州青年运河等水利工程,短暂改写当地苦旱历史。
2015年,启动实施《雷州半岛水利建设“十三五”规划》,完成一批引调水、灌区改造、村村通自来水等工程建设,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水资源支撑。
但缺水局面尚未根本扭转。
2015年,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湛江市中南部严重旱情持续发展,出现“两个之最”的极端天气,成为有气象记录以来降雨量最少、高温天数最多的时期。
提起那年的干旱,徐闻县水务局副局长谢苏培记忆深刻。“那时我还在乡镇工作,周边很多村子的水井都打不出来水。”
大旱之年,湛江市大江小河流量超低水位运行,水库蓄水总量降至历史最低位,旱情严重地区土地干旱开裂、人畜饮水困难、农作物干旱减产,7个县(市、区)、72个乡镇、467个村、183万群众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一组数据显示,目前,湛江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4万元,多年人均水资源量1299立方米,低于全省多年人均水资源量1453立方米。城乡供水体系分散,水网的覆盖范围和供水能力无法适应未来产业规模化发展的需求。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雷州半岛对“水的渴望”正越来越迫切。
穿山越岭 串联江、河、湖、库
为彻底破解雷州半岛千百年来的苦旱问题,长远解决环北部湾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与经济发展布局不匹配问题,支撑环北部湾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环北部湾水资源配置工程被提上日程。
早在2013年3月,国务院批复《珠江流域综合规划(2012-2030年)》,明确提出新建“西水南调工程”,从西江大藤峡水库集中取水,引至广西玉林、北海,并最终连接到广东的鹤地水库,再进一步覆盖茂名、阳江、湛江等地。
2020年12月,水利部正式批复环北部湾水资源配置工程总体方案,明确广东和广西分省(区)建设,按用水需求各自建设工程,分散取水,并将广东部分命名为: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工程(以下简称环北广东工程)。
环北广东工程涉及粤西地区湛江、茂名、阳江和云浮4个地级市,受水区4市面积3.09万平方公里,占广东省总面积的22%,是经济、人口、耕地较为集中的地区,GDP占广东的7.1%,人口占13.6%,耕地面积占30.7%,是国家北部湾城市群、珠江—西江经济带的核心城市,也是广东省沿海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区位优势明显。
作为国家水网骨干工程,环北广东工程是广东省引水流量最大、输水线路最长、建设条件最复杂、总投资最高的引调水工程。工程将引西江之水,一路“穿山越岭”,总长490公里,经过5次爬坡跃升,串联起江、河、湖、库,为粤西“解渴”。
2022年8月31日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工程先行段正式开工。工程总投资614.56亿元,总工期96个月,2030年底将全线通水。
提起工程建成后将带来的改变,杜灿阳更有着说不完的话:“工程建成后,可解千年之渴,年均增供水量约21亿立方米,让城乡居民都喝上好水,彻底解决雷州半岛千百年来苦旱问题;可固水利之本,工程连通12座水库,实现江河联调、水源互济和蓄丰补枯,全面提高水安全保障能力;可强生态之基,每年退减地下水近6亿立方米,通过生态补水和改善水环境,助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可振区域之兴,新增灌溉面积185万亩,惠及沿线4市人口1800万,赋能区域协调发展。”
不断创新 攻克世界难题
塔吊高耸,伴随着阵阵轰鸣声,隧洞下的盾构机正犹如钢铁巨龙般往前突进,“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工程首台盾构机胜利始发”的横幅还挂在隧洞上方格外显眼。在湛江河唇盾构井工程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繁忙景象。
据介绍,作为广东省建设条件最复杂的水利工程项目,环北广东工程建设共投入盾构机、掘进机(TBM)合计24台,掘进总长度159公里。
“最难的是云开山超长隧洞施工,云开山隧洞全长63.3公里,最大埋深910米;TBM掘进面临软弱围岩大变形、富水断裂带及蚀变岩体等重大风险;工程交叉穿越众多,下穿铁路、公路、河流水库100多处。是迄今为止广东省最长的输水隧洞,也是整个环北广东工程的难点之一。”广东粤海粤西供水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杨建喜表示。
为确保施工安全可靠,粤海集团会同设备制造商积极开展科研攻关,针对不同地质环境的复杂工况进行专门设计,量身打造掘进设备。为处于工程关键线路云开山隧洞的三台TBM配备了目前国内最新智能掘进系统、超前地质预报系统、超前钻机、钢管片系统、大型制冷设备等尖端技术功能,有效提高了设备在复杂地质条件下掘进工效和安全保障系数;茂阳分干线“粤海环北9号TBM”创新采用高强度、强耐磨保护的刀盘和重型三排双列滚子轴承解决长距离独头掘进难题;技术团队还对“粤海环北12号TBM”连接桥、支撑系统、后配套平台进行创新设计,“粤海环北10号盾构机”具备6种泥浆环流操作模式及大流量泥水循环系统。
截至10月底,环北广东工程始发任务完成过半,为工程加快建设注入强大动力。
其实,除了云开山超长隧洞施工,环北广东工程的建设还面临着至少三大行业性乃至世界级困难与挑战。
“首先就是世界容量最大立式单级单吸离心泵组设计与研制。泵组研发和制造融合大国重器高端装备的技术优势,突破超大流量和超大功率边界条件下的高端大泵的‘无人区’,填补引调水工程领域中大流量和大功率离心泵组的空白。同时还有高水压输水隧洞衬砌结构设计以及大范围跨流域江库水网构建与联合调度。”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介绍,广东省委、省政府聘请12位专家,组建了工程专家咨询团队,为工程提供全面、深入、精准的技术咨询与支持。联合多家行业高水平科研院所组建科研平台开展研究,为工程建设运营提供支撑保障。
黄昏时分,徐闻县大水桥水库,碧波闪耀,一眼望不到尽头。不少市民游客沿着水库碧道悠闲散步,观赏落日晚霞的自然美景。这里是环北广东工程向南输水的终点站。工程开工至今,水库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地。
张国柱在大水桥水库旁边经营一家超市,“每天很多人都来这里参观,我们希望工程早日完工,世世代代对水的梦想可以早日成真。”
-江苏海珐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化工泵,皮托管泵,旋喷泵,Ni-Hard材质,零汽蚀余量泵,江苏利工集团有限公司,海珐机械,全面实行排污许可制实施方案,第三十四届中国新闻奖,世界古典学大会,新闻记者证,华为原生鸿蒙系统HarmonyOS 5.0,SpaceX,ChatAI,ChatGPT,M4 Mac mini,华为鸿蒙系统,冶金供应部钢铁研究总院靖江不锈钢泵阀厂,江苏利工集团有限公司,耐磨耐腐蚀Ni-Hard,904L,2205,2507,Ti合金等材质。更多资讯,敬请百度查询江苏海珐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网站:www.jslgpump.com 和江苏海珐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中国微博、微信,抖音,百度,谷歌,搜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