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智造”闪耀国际高端装备制造业
2月7日,2017年世界智能制造大会上,沈阳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与江苏盐城市建湖县打造的全球首个5D“智造谷”项目揭幕。沈阳机床与江苏、浙江、湖北、河南等地政府签约的“智造谷”项目,已达10余个。这是辽宁制造业发展走向高端化、智能化的一个佐证。
辽宁是我国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以机器人及智能装备、数控机床、航空航天装备、重大成套装备等为代表的高端装备制造业在全国具有重要地位。如今,辽宁高端制造业正在从雄厚的工业基础中破土而出:今年1月至9月,辽宁装备制造业累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6%,占全省工业的31.8%。高端装备制造业占比达18%,比去年提高0.8个百分点。
在辽宁,可以不断感受到我国迈向制造强国的脚步。
上海第十九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上,沈阳机床发布世界首个工业操作系统——i5OS,吸引了现场上百家企业负责人、采购商和专家学者的关注和注册试用。业内人士认为,中国拥有了可以承载自己的工业知识和技术体系,有了与先进国家平等对话权。
这套智能系统是沈阳机床推进智能制造转型升级新的重要力量。其中的“i5”是工业化、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集成化的有效集成,这5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都是“i”。2007年,沈阳机床开始“i5”运动控制核心技术研发,2012年实现技术突破并开始产业化进程。截至目前,已经申请国家著作权人及发明专利46项,“i5”智能机床订单总量2万余台,智能工厂签约建设50余家。
“i5”智能制造展示基地内,《工人日报》记者用手机扫描机床车身的二维码,输入图纸,在图纸上写下“明天会更好”后下单。机械手臂立刻开始在工艺品上刻字,手机上显示着机床正在工作,1分多钟记者就拿到了定制的产品。这就是未来“智能工厂”可能的模样,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有闲置机床,不会编程也没关系,有了设计图纸,手镯、戒指、国际象棋棋子等产品可随时定制生产。
沈阳机床的创新之路,正是辽宁老工业基地众多历史悠久的装备制造业企业的一个缩影。智能制造,为这些曾经辉煌又一度陷入低谷的装备制造业巨擘带来了新的引擎。
11月27日,广东中海油惠州炼化二期现场,随着由沈阳鼓风研发制造的我国首台套120万吨/年乙烯装置试车成功,我国石化乙烯行业机组最大、调试最快、指标最优的新纪录诞生,此举让沈鼓集团进入了世界前三甲。沈鼓集团再次献上“国之重器”。
沈阳鼓风机集团设计院设计三室主任姜妍介绍,压缩机被形象地称为乙烯装置的“心脏”,更有“压缩机一响,黄金万两;压缩机一停,效益为零”的说法。然而,长期以来,中国大型乙烯压缩机的设计制造技术被世界上少数几个国家垄断,其中代表石化装备最高水平的百万吨乙烯压缩机更是全部依赖进口。2006年,沈鼓集团开始研制百万吨乙烯压缩机组。姜妍和她的团队经过4年不懈攻关,2010年100万吨/年乙烯装置试车成功,沈鼓集团因此成为世界上第四个具有百万吨乙烯“三机”设计制造能力的企业。
沈鼓集团只是众多龙头企业之一。辽宁一大批龙头企业在国内、世界上拿下多项“第一”,引领辽宁装备制造业不断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转型。
在老企业焕发生机的同时,一大批后起之秀和这些老企业相映生辉,让辽宁的高端装备制造业突破了传统的优势产业,也向更多的领域进军。辽宁壮龙无人机自主研发的油动多旋翼无人机,开创了重载长航时无人机时代的新纪元;中科院沈阳科仪公司生产的真空干泵已实现批量应用,打破了国外产品在该领域持续多年的强力垄断……
成套化能力,是一个省高端装备制造业高水平的标志。
辽宁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装备处处长张春福介绍说,辽宁省几乎在航空航天、海洋装备、轨道交通等各个细分领域中都有涉猎,而且多个细分领域的技术水平都位居全国第一。
核电技术是高端技术,全国乃至世界的核电项目都需要各地多家相关企业合作。而在辽宁,除设计以外,拥有核压力容器、稳压器、堆内构件、主管道等核电设备的成套生产能力。
不只是核电,辽宁石化成套、矿山成套、冶金成套多项技术处于先进地位。此外,在清洁能源、建材、节能环保等领域辽宁也具有较为完善的成套解决方案,具备工程总承包能力。
“打好组合拳,工业基础好、产业聚集优势明显让辽宁高端装备制造行业内企业能够共同发展,形成规模效应。”辽宁省工信委副主任冯文胜认为,通过自主创新,老企业高端智能装备制造长盛不衰,后起之秀不断,这才是辽宁装备制造业的实力和希望所在。